今日更新消息 從24-1到200-1,我的考編四年真實感受
- 编辑:琅琅上口網 - 67今日更新消息 從24-1到200-1,我的考編四年真實感受
考編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。日前,省考和事業單位的成績陸續出來,進麵成績再創新高。同樣的崗位,同樣的需求,2019年進麵可能隻需要165分左右,而2022年190分甚至200分都可能成為陪跑者。
“考編熱”的背後凸顯的是公眾對穩定的共性需求,也有人戲稱“宇宙的盡頭是考編”。時代的洪流像一雙無形的手推著我們不斷前進,人人都渴望“上岸”,也有人不斷被現實打翻在沙灘上。
我大學沒畢業就開始準備考編考公,每年都能進麵試,也因為相差零點零幾分總是陪跑。作為一個非常有共鳴的“考編人”,我所分享的,正是我考編四年的經曆和感觸。
從24:1到200:1⠀
我出生於陝西一個小縣城,身邊許多同學、朋友、親戚就職於體製內的,雖沒有過大富大貴,但也至少可以做到收入穩定。另一方麵,由於自己就讀專業對口工作基本都在離家較遠的地方,考編相對來說更適合自己,兩者碰撞下選擇考編這條路。
因為2019年就開始第一次考編,所以感觸更為深刻。
近年來考編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數在逐年增加,壓力也越來越大。從最直觀的報考數字來講,2022年全國有212.3萬人通過了公務員考試的資格審查,但實際錄用人數隻有3.12萬,也就是說平均一個崗位有68個人在競爭。
圖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我個人麵臨的狀況可能更殘酷一點。同樣的專業限製,同樣的崗位,2019年我第一次參加公務員考試招錄比是24:1,而今年則達到了200:1,176個人的增加落在個人身上,都是夜以繼日的苦讀和一場又一場的激烈“廝殺”。
從考試難度來講,考生筆試分數更是水漲船高。比如2019年普通崗位165左右就可以入圍麵試,到今年190左右才勉強可以進入麵試,從以前有證就行到現在開始限製專業。
另外,從近兩年公務員擬錄用公示名單可以看出,一些名校考生也湧入到考公的大軍中,無形之中給考公增加了一定的難度。
半年工作,半年備考⠀
第一次考試的時候沒這麽卷,沒怎麽複習就運氣很好地進入了麵試,當時感覺考編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難,結果到第二次第三次,每次都非常努力地複習,也進入了麵試,但是結果總是差點。
最近幾年,我自己身邊考編的人越來越多。
每次在圖書館複習,都“一座難求”,大部分人都是來準備事業單位和公務員考試的。有的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,有的跟著平板學習最新的網課,這樣的氛圍與高考備戰的陣勢無異。
為了考編,很多題本來來回回做好幾遍,粉筆題庫幾乎刷穿,每周的模擬考試更是從未間斷,考編資料像小山一樣堆放在一起。每天風雨無阻地在圖書館和家裏兩點一線,圖書館的阿姨看到我都會笑著說一句,又來了。
圖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其實對於“考編人”來說,經濟壓力還是比較大的,尤其是很多選擇全職備考的考生,一旦毫無經濟來源,就會加重自己的焦慮情緒,非常不利於學習,有可能還會麵臨來自親朋好友的催促和壓力,被貼上“不務正業”的標簽。
所以這方麵還是很感謝家人的支持,讓我在經濟方麵顧慮不是很大。每年隻上半年的班,剩下半年都請假用來複習,也犧牲了很多社交活動,和許多朋友動輒半年不聯係,被朋友打趣說是大忙人。
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大概就是,有時候父母的朋友會問到孩子現在在哪裏工作,父母笑著說娃現在邊打工邊學習呢。
這句說得完全沒問題,但是卻更堅定了我一定要努力備考的決心,以後在別人問起工作的時候不需要支支吾吾,可以更有底氣一點。
其實考編以來內心還是很煎熬的。因為考試情緒緊張,額頭上長了很多閉口和痘痘,別人備考喝咖啡,我喝消炎藥。
做好時代“答題人”⠀
努力的程度雖已經做到最好,但依舊有時候會有運氣的因素。
包括我身邊也有很多筆試第二,但是麵試的時候崗位第一放棄,最終遞補上岸的。所以說,努力和實力固然重要,但是運氣也有一定的加成。
記得在2021年考出自己曆史最好成績並入圍麵試之後,周圍的所有人都在祝賀我,說我這個成績一定沒問題,也被同事各種打趣,給自己無形中也提振了很多信心。
然而麵試之後,總成績公布的時候發現,第一名筆試比我高十分。在自己確實花費了最大的精力,也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時,這樣的結果無疑是當頭一棒。包括每次考試都能夠順利入圍麵試,但是最終都铩羽而歸,也是真的想過就此放棄。
圖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促使我堅持到現在的是看到微博上,一些年齡比我大、生活壓力更高的考生仍然不放棄。還有每次失敗過後父母家人對我的支持和鼓勵,加上自己的不甘心,這些都讓我更加堅定了繼續考的決心。
有人認為,“考編”隻是一種擇業模式,是實現價值的一種方式和路徑,並非唯一選擇。但對於我們千千萬萬個考編人來講,過程或許可以磨煉意誌,堅定信念,但是結果仍然是最重要的,畢竟很少有人願意浪費時間精力金錢隻是為了精神層麵的進步,而不去注重實在的工作崗位。
在這樣的環境下,我隻能說,我們來自五湖四海,從事各行各業,但是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。
我們踏實肯努力、謙虛能自嘲,對未來充滿希望。在現實與理想之間,隻願我們千千萬萬的考編人能夠保持本心,不要忘了來時的路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更新自我,造福社會,做好自己人生的題目,當好時代的“答題人”。
注:本文主人公EST ⠲4歲
記者|張文瑜
編輯|程鵬⠨𓀥蟥蟠蓋源源
文章轉載自:新浪新聞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